驻村先锋
“小魏,今天雨这么大,路又这么远,就别去了,小魏...”只见远处泥泞的路上一个编起裤腿、打着雨伞的身影渐行渐远。2017年5月,这个陌生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范里镇清涧村田间地头、出现在群众的家中,慢慢地,大家对他也熟悉起来,他就是三门峡市文博城管理处驻范里镇清涧村的第一书记魏永飞,村民们亲切的称呼他“小魏”。
从小抓,夯实基础促提升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两委”班子非常关键。驻村以来,魏永飞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建强村“两委”班子、夯实党建基础作为硬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敢于较真碰硬,勇于创先争优,主动履职尽责,确保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扎实。为抓好党建,魏永飞拿出第一书记的工作经费制作党建宣传版面,购置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为每名党员购置学习日记本;坚持学习和议会制度,村里大小事务必须经过支部集体商议决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积分管理,多种形式组织好每月5号的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结对联系帮扶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今年以来,魏永飞更是加足马力,对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把每周的工作列在黑板上,时刻提醒自己按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
访实情,把脉问诊开药方
5月份,正是山里的好季节。魏永飞一到清涧村,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发挥劳动力作用主动发展致富,有技术的我们要协调组织好产业发展规模等问题,五保户要做好兜底保障工作……”,面对各家各户复杂的情况,魏永飞主动与村组干部对接,一一制定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对于魏永飞来说,这些都还好,重点是产业项目问题。
清涧村地处偏远山区,该村的9个自然村散落在一座座山岭和沟壑之间,村民居住分散、交通闭塞、山路崎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村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硬化村组道路一直是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大事;清涧村位置偏远,通讯只有联通信号,电信和移动均无信号,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清涧村产业结构单一,怎样多元化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他一直在思考着……
干实事,立足实际解民忧
“小魏啊,咱们村的路什么时候能修啊?”看着群众将这件大事寄托在他身上,他感受到了压力,但伴随着的还有群众对他的信任。为了破除瓶颈,解决出行难的问题,魏永飞放下面子,四处联络,还被朋友起了一个外号叫“化缘书记”。通过积极努力,魏永飞最终多方筹措资金9万元对路基进行拓宽加固,后来他又多次到县交通局协商争取,在2017年完成了四条村组道路的硬化建设项目,2018年开春,又对进村主路路基在原有宽度2.5米的基础上加宽至5米,现已全部通车,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历史。通过多次与电信、移动公司联系协商,目前,移动、电信信号基本已覆盖;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魏永飞往陕州区种植农业公司跑了不下10次,寻求果树苗和技术指导,现如今612亩玉露香梨已经在清涧村生根发芽。除此之外,牛、羊、蜂等养殖业,连翘、核桃、中药材等种植业也在清涧村蓬勃发展,加快了群众多渠道快速增收致富的步伐。
8月3日,卢氏县开展“结对帮扶周”的第一天,为了落实好结对帮扶工作,魏永飞一大早便冒着大雨赶到村室,“今天单位帮扶责任人都要过来入户,我们先把资料准备好,待会儿大家来了我们先开展一个简单的培训……”中午时分,雨下的更大了,忙碌了半天的魏永飞身上早已湿透,一双鞋也布满了泥土,“赶在中午大家都在家吃饭的时间,我再去看两户”说完便打着伞又出门了。
“自打从部队转业参加工作后,比起宽敞明亮的机关办公室,比起温馨舒适的家,驻村工作肯定是苦累了一些的,也有各种理解的、不理解的,支持的、不支持的,热情的、冷漠的声音。但我想说,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这是一种特殊的满足感。”魏永飞说。
(来源:卢氏微扶贫)
本期编辑:许 兰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