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卢氏党建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驻村办工作 > 驻村先锋

驻村先锋

【驻村先锋】贺龙龙:一个选调生的扶贫路

发布时间:2019-08-25
点击量:

“六查六保”回头看,走家入户核对收入;危旧房屋拆除进入关键期,要做通部分群众的思想工作;认真核查边缘户,看有没有漏评错识等情况;群众收入是否达标,就业产业申报要一户户算账核实……近段时间,贺龙龙确实有点忙,酷暑烈日下,大雨滂沱中,人们总能看到他穿梭的身影;高山之巅上,夜深人静时,他还在无声地地录入各种数据,核对着各类名单。

这个忙碌的小伙子就是卢氏县范里镇冯家岭村驻村第一书记贺龙龙。看着他认真细致、老道熟练地开展工作,谁能想到他还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年仅28岁的硕士研究生。

情结,回到家乡展才华

贺龙龙是许昌禹州市人,2011年考上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在完成学业之后于2015年考上世界一流大学新疆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2018年6月份毕业。毕业的时候,学校多次做工作让贺龙龙留校作辅导员。是留?是走?学校的工作很安逸,法学专业很热门,在新疆还可以有高工资;但近几年家乡的发展变化让他心潮澎湃,投身家乡建设、回报父老乡亲一直是他的心愿,经过一番思考,他还是选择了家乡。2018年8月,作为“双一流”大学的选调生,他被定向选调到三门峡市委政法委工作,8月31日,按照组织上安排,下派到乡镇工作并兼任驻村工作队员。

1.jpg

刚走出校门就来到山大沟深的卢氏县,来到扶贫任务较为繁重的范里镇,虽然是在党政办公室工作,但扶贫统揽所有工作全局,贺龙龙和镇领导一道走遍了该镇的大多数村子,他看到了卢氏的贫穷,见证了卢氏的变化,一村一品,因村施策,产业有了发展,贫困群众脱贫有了希望。慢慢地,贺龙龙克服了远离家乡和亲人的不适,逐渐爱上了农村,爱上了农民。在镇政府工作期间,组织的关怀、同事的照顾,让他没有了生疏感,大家也特别关照这个年轻肯干、谦虚好学的小伙子。贺龙龙曾感慨地说:“这里的同事都很敬业,也很和气,时时处处关心我,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情谊,走进农村受锻炼

今年3月,贺龙龙又一次转变身份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自己扶贫之路。

市委政法委多年来一直结对帮扶范里镇冯家岭村,工作队长年龄大了、后脱贫时期任务又相当重,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贺龙龙主动请缨,要到冯家岭锻炼,他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走进脱贫攻坚一线,感知群众的艰辛与冷暖。

不走进农村,真不了解农村,繁琐复杂的事还真多。防汛防火、安全饮水、民政宗教、低保五保,每件事都是具体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件件都要落实,样样都要回应,加上冯家岭与楼房村合并,村干部的磨合、基层组织建设,这些都需要第一书记来协调;村干部年龄老化,不会操作电脑,脱贫攻坚中的各类表格、花名册、上报材料,都要第一书记亲手操办。

冯家岭地处高岗之上,周围是茫茫群山,一年四季都很美,但这里很贫穷。远离城市、远离乡镇,没有娱乐,若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情感,很多人是耐不住寂寞的。冯家岭是今年预退出村,“五有六通”需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需要达标,贺龙龙就一门心思用到工作上,把一项项工作做得又细又实。“环境虽然很苦,但工作起来什么都忘了,日子也就过得很快。”贺龙龙看着在落日余晖掩映下的苍翠青山对记者说,“美景让我的工作感到很愉悦。”

在2019年入党积极分子选拔中,贺龙龙多次鼓励村里的优秀青年申请积极分子报名,经过组织筛选,吸收了5名优秀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吸引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五组群众张会玲是贫困户,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贺龙龙就教她学电脑,熟悉村里工作,帮她申请了劳务输出联络员,让她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现在张会玲已经从刚开始连打印都不会到现在能够熟练使用电脑操作文字、表格了。这样,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而且提高了村里的办公效率,为储备优秀农村后备干部、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奠定了基础。

情怀,带领群众奔小康

扶贫要扶智,贺龙龙就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党员活动日为党员干部讲解法律知识,为外出务工群众讲维权常识,调解邻里纠纷,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让人人知法尊法守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市委政法委的帮扶特色。

2.jpg 

贫困群众要脱贫,产业是关键。原来,冯家岭村群众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效益低,他就和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一道多处考察,认定这里是玉露香梨的适生区,但要改变群众的种植习惯并不容易,村里就雇来旋耕机给群众免费耕地、免费提供树苗,当时天旱少雨,贺龙龙就帮群众拉水覆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群众们理解了干部的良苦用心,当年就种植黄梨122.3亩。为让群众能够短期见到效益,他们就在香梨地里套种辣椒,今年夏秋时节雨水充沛、墒情良好,辣椒长势喜人,看到即将获得好收成,群众们脸上满是喜悦之情:多亏第一书记给我们把脉掌舵,这个年轻人真用心,小辣椒就是我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有些贫困群众没有自主创业的能力,贺龙龙想到了第一书记扶持资金。他多次跑到20多公里外的连翘茶厂进行协商,凭诚心打动茶厂老板同意购买烘烤设备入股,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6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如今,冯家岭村的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贺龙龙动情地说:“初来之时,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也曾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想到自己是一名选调生,一定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给选调生丢脸,于是就撑了下来。走过坎坷成坦途,农村工作历练了我,这也将成为我终身的财富。”

(来源:清清卢氏)

 

本期编辑:许 兰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