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先锋
按照国务院扶贫工作安排,国家海关总署自1997年开始对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定点结对扶贫工作,20年来,海关总署和郑州海关共选派扶贫干部22名,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募集捐赠物资逾5000万元,在道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业产业化、助学济困等方面实施多个项目,惠及全县各个乡镇,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8月3日,海关总署选派综合统计司副处长李芊到县挂职扶贫,选派财务司副处长王辉担任驻文峪乡南石桥村第一书记,与郑州海关先后派驻的邓少洲、李响同志共同组成驻县工作组,开展驻县定点帮扶工作。

两年来,工作组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和海关总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的总体要求,依据卢氏县十三五期间“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的战略发展定位,以“产业引领、示范带动、激发活力”为工作理念,直接使用海关扶贫专项资金560万元与教育培训专项资金55.8万元,完成了连翘基地种植、百草园、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园、干部培训等28个海关扶贫项目。2016年2月,海关总署于广洲署长到县调研,带来慰问金200万元。海关总署直接投入资金合计达到815.8万元,较上一轮海关扶贫周期增长105%。

两年来,工作组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开展造血式扶贫,投入三分之二资金用于夯实贫困群众长远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其中,投入213.4万元用于建设文峪乡望家山、雷家岭连翘标准化基地3000亩和扩建中药材种源保护与科学繁育基地“百草园”;投入76.7万元支持南石桥村海旺养殖合作社与梅家村盛欣畜牧养殖合作社;投入44.5万元支持蔡家村竹泉合作社农家乐与穆庄村砍上人家农家乐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河南村天地灵手工挂面厂;投入64.5万元支持南石桥村蔬菜温室建设与北苏村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园。工作组还投入108.8万元支持南石桥村路灯、村民文化广场、环境卫生治理、户户通以及果角村漫水桥、三岔村路灯、董家村戏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海关助学金资助80名卢氏一高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两年来,工作组充分立足海关行业优势,不断创新扶贫举措。为支持本地特色农产品扩大销路,工作组通过郑州海关介绍本县企业成功与南航食品郑州分公司对接并签订核桃、蜂蜜等产品长期销售合同;依托海关信息资源,与县农牧局、菌办等部门赴山东、黑龙江、福建以及河南南阳等地,学习考察,开拓视野。工作组多次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调研,协助本县企业与口岸木屑进口企业对接,并引入玉木耳和黑木耳新品种;赴福建农林大学引进木屑替代材料菌草试种;为羊肚菌设立单独海关税则号列,便利企业出口通关与退税。两年共组织全县中层以上干部共155人分三批赴海关总署党校参加为期8天的专题培训班,开拓干部视野,拓展工作思路。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将智力帮扶力量引进卢氏,先后邀请上海市委党校两名教授来县里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北京汉鼎律师事务所合律师来县与政府有关部门专题教授行政诉讼应对技巧。组织50名贫困村小学师生代表第一次走出家乡赴三门峡开展主题活动。海关系统内已先后派出8名优秀干部赴卢氏县支教,为1千多名山区小学生教授音乐、体育和美术课程,为提高山区孩子的素质教育开辟了新路。邀请青岛话剧院来卢公益演出,将山区的孩子们引入全新的艺术殿堂。设立“金钥匙”图书角,在海关系统内专为学生募集文体用品捐赠近30批次,累计募集图书逾万册。

两年来,工作组在海关系统内宣传定点帮扶的社会意义,号召全国海关支持驻县扶贫工作,海关系统内多个调研组到县调研慰问,聚焦贫困留守老人、儿童和老党员,送上爱心关怀;工作组积极协调总署以及郑州、宁波、哈尔滨、青岛、广州、深圳、黄埔、武汉、江门、南京、福州、大连等海关单位捐赠罚没物资及爱心捐赠物资十余批次价值300万元,其中三批共174台电脑用于捐建南石桥村“互联网+”网店和县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电商电教室,并配备驻村工作队,直接投入扶贫攻坚工作。

工作组积极宣传卢氏,着力发挥宣传扶贫的力量。争取海关出版社全额资助卢氏县出版宣传公务书《清清卢氏》,这是第一部集中展现卢氏人文历史、自然生态、资源物产、旅游风光、发展成就与愿景的综合性读物;争取总署办公厅支持,在海关门户网站上设立扶贫专栏,推介卢氏;通过上海海关学院师生在卢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向团中央和高校系统推介卢氏的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业资源;协调中央七套农广天地栏目组、旅游卫视等单位与县相关部门对接。

两年来,工作组重心下沉,聚焦精准,集中投入资金帮扶海关派驻第一书记所在的文峪乡南石桥村。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王辉和村三委一起共同确定了南石桥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抓党建、促扶贫、惠民生、谋发展”。和海关系统多个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关党员来农村,和农村党员共同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实践活动,坚持“三会一课”,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创建服务性基层党组织,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发展了3名预备党员,优化党员结构;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回归“人民政治”,走到田间地头疏通上情和下情的双向沟通管道。两年来,共计落实26个项目1210.1万元,其中海关投入332万元。此外,联系募捐物资40余万元。在脱贫产业方面,注重长短结合,加强对贫困村民的引导,2017年见效项目6个:卢氏鸡散养基地50亩、27座蔬菜温室、102亩大樱桃、国内外新增务工60户、光伏发电带动15户、93户移民搬迁。2018年见效项目3个:2936亩连翘、270亩核桃、400亩大樱桃。上述项目对169户贫困户实施全覆盖,每户两个以上产业项目。集体经济收入是基层党组织加强管理的一个实际抓手,创新扶贫方式,成立三个专业合作社,集体占股30%,去年土地流转金4.7万元分红,今年6月21日对养殖合作社第一期利润进行了分红,对兜底户加大分红力度。创新销售方式,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南石桥村发展造血产业的同时,以村民关注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带着感情融入农村、融入工作,协调化解矛盾,凝聚多数共识,努力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针对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思维比较严重的情况,“婆婆嘴、常常说”,每个月召开1次全体群众大会,1次居民组小会,党员干部带头向村民宣传国家政策、产业动向,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力更生。

南石桥村获2015年五星党支部、2015年卢氏县综合工作先进村、2015年文峪乡先进村、2016年卢氏县脱贫攻坚贡献奖(村)、2017年卢氏县先进基层党支部。
王辉书记获得2016年三门峡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16年卢氏县优秀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卢氏县脱贫攻坚贡献奖、2016年文峪乡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卢氏县优秀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等表彰。工作组也获得2016年度三门峡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与卢氏县驻村帮扶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两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在这片40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天天上演着激动人心的脱贫故事,这些都时时刻刻激励着工作组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勇往直前。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一方山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幸能与卢氏县委、县政府,全县37万人民并肩作战奔小康为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有卢氏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卢氏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即将离开卢氏这片热土,启程返航。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热土上,我们用心、用情奉献过、付出过,与莘川人民结下深厚情谊。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卢氏永远是我们牵挂和惦念的第二故乡,再见!
再次感谢总署领导、卢氏县各级干部群众对工作组的厚爱和关怀, 我们将不负众望,在新的岗位上再接再厉,砥砺前行,谱写新篇章!(来源:清清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