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先锋
扑下身子解民困 全力以赴促脱贫
——记范里镇西庄村第一书记蔡锋锦
蔡锋锦,男,汉族, 1988年 11 月 16日出生,2009 年 11月入党,2017年5月,被县委组织部派驻范里镇西庄村担任“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各项工作成绩突出。
一、勤走访、深调查,理清发展思路
发展怎么样,思路很重要。蔡锋锦到村后,他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全村的产业发展现状、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等情况,与群众共同探讨脱贫致富的路子,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在走访调查中,他了解到西庄村4个居民组,121户432口人,有耕地1100亩,林地3000亩,群众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和劳务输出,贫困户17户59人,但群众整体增收渠道不多,经济收入偏低,更由于今年大旱,农作物几乎绝收,严重影响农民经济收入,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他与村两委人员就本村贫困发生原因、村组资源优势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逐步完善村组道路饮水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
二、抓班子、带队伍,筑牢党建阵地
队伍强不强,支部很关键。在具体工作中,蔡锋锦从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入手,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做政策的明白人。他还充分利用党组织活动的机会,鼓励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子、好点子。在党组织活动中,他要求所有党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勤反省,把自身在思想上、工作上、纪律上、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想清楚,认真改正,不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活动,让贫困群众疑惑有人解,困难有人帮,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三、抓项目、助脱贫,带动群众增收
说了就算,定下就干。思路理清了,干事创业士气也提振了,蔡锋锦说干就干,首先是抓好村组基础设施提升。一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庙坪村至西庄村原有道路崎岖,急拐弯较多,道路狭窄,没有硬化,群众往来极不方便,他申请拓宽硬化这条道路,并精心准备修路项目申报材料,报送县交通运输局,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经过多次向县交通运输局主管领导汇报,终于这段6公里的通村道路拓宽硬化项目列入县交通运输局计划,但县交通运输局要求村组自行拓宽平整路基工程。没有资金,没有机械,人力有限,平整路基成为新的困难,面对新的问题,他没有气馁,他积极开阔思路,主动与中铁五局蒙华铁路项目卢氏段联系,请求支援卢氏贫困村建设,为拓宽平整路基提供帮助,该公司热心公益事业,承诺派出施工机械承担路基拓宽平整工作,截至9月15日,该段6公里长,5米宽的路基已经整修完毕,等待县交通运输局安排实施道路硬化项目。二是抓好村文化广场建设。该村没有文化广场,群众缺少业余文化生活活动场所,他积极主动向县文广新局申请文化广场项目,建设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包含舞台、健身器材、篮球场地等,目前县文广新局已经把该项目列入计划,拨款10万元,计划10月份动工,11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三是与移动公司联系,架设光缆,全村接通网络信号,群众可以方便接入上网,满足对外联络需求。四是加强党建阵地建设,计划筹措资金对村室进行修缮,提高党员活动室、资料室、办公室建设标准,硬化村室活动场地。

其次,立足实际,上项目促脱贫。西庄村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确定了方向后,蔡锋锦就积极到县扶贫办、商务局、农业局了解相关信息,充分利用本村发展优势,自己先后多次到郑州、天津等地参加招商引资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不厌其烦、兢兢业业的推销下,终于有一名天津客商对农业项目有兴趣,于是他趁热打铁,极力邀请该客商到卢氏实地考察,经过实地考察,该客商很满意卢氏的投资环境和西庄村的自然环境,经过多次磋商,确定了在西庄村发展特色农业项目,该客商在卢氏注册成立鹏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100万元,项目用地1000亩,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计划投资700万元,建设菌类大棚40个,一是利用温室生产食用菌、药用菌以及盆景观赏植物;二是发展红啤梨600亩,林下套种中药材500亩;三是发展旅游项目,投资136万元建设山河口游船码头3座、窑洞农家乐一座及观景平台、道路等配套设施;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发展红啤梨400亩,林下套种中药材300亩。计划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利用西庄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发展农业项目,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一期工程建设工期3个月,项目建成后可带动83户群众,120人增收,预计每人每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项目确定后,他和村两委同志通过开会、入户统一群众思想,帮助企业完成土地流转,同时也与企业达成一致意见,项目建设要优先使用本地劳力,项目建成后要优先雇佣本村人在企业打工。本村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拿到固定租金,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长期在企业打工,获得稳定收入。该项目于9月8日开工奠基,目前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脱贫攻坚责任重于泰山,但党员干部只要扑下身子,把责任扛在肩上,真抓实干找对路子,就一定能够甩掉贫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西庄村第一书记蔡锋锦及西庄村两委班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全县脱贫攻坚凝聚了力量。
本期编辑:崔鹤翔 莫林博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