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家住东明镇北苏村二组居民蔺泽涛是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母亲患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治疗前前后后一共花去了16万元,巨大的医疗费使他们这个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债台高筑。母亲患病之后他和妻子一直在家照顾,无法外出打工,即使在其母亲病情稳定期间也只能在镇内附近的工地上打些零工,收入颇低。2015年2月,蔺泽涛妻子顺利产下两个小孩,孩子需要看护、母亲需要照料,沉重的压力让蔺泽涛一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和妻子更是无法再外出务工,生活的负担使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正在这时,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县农牧局派出第一书记王鑫华来到北苏村,在了解到蔺泽涛一家的实际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到其家里看情况、唠家常、谈脱贫。2016年1月,蔺泽涛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一书记告诉他这次脱贫攻坚是前无仅有的,贫困户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帮助更多像他这样有困难的人走出贫困。
想要脱贫过上好日子光靠党和政府是不行的,刚过2016年春节,蔺泽涛就联系了县里一个外出劳务公司,打算去国外打工,虽然辛苦但是赚钱多一些。但在骑车去县城的路上发生意外使其右脚脚踝扭伤骨折,不得已蔺泽涛住进了医院,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
与此同时县农牧局对北苏村脱贫扶持力度再次加强,派出3名驻村干部一起帮助村里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蔺泽涛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去看望了他。正巧蔺泽涛的帮扶责任人就是这次下派驻村工作的队员成晋龙,他帮蔺泽涛申请困难群众关爱金,替其完成住院费用报销等一切事宜。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给了蔺泽涛信心,使其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种,让他强烈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深深体会到国家对脱贫攻坚的决心。
出院后蔺泽涛无法参加劳动,整个家庭没有收入,这个时候帮扶人又到其家里看望并建议其妻子外出务工补贴家用。2016年8月底,经帮扶人联系,其妻子到了安徽安井美食食品厂工作,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10月,在村委和驻村工作队的联系帮助下,蔺泽涛在镇政府从事劳动就业联络员的工作,每月有725元的工资收入;11月,在村委和帮扶人的推荐下,他又担任了村护林防火宣传员,每月有1200的收入,仅这两项公益岗位,每月就有近2000元收入。在村委、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关心和帮助下,蔺泽涛家提前顺利的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卢氏县的金融扶贫一直走在全省前列,贫困户贷款入股企业分红是条新路子,好多群众不理解。蔺泽涛带头申请贷款,并义务给贫困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使持观望态度的贫困户消除了戒备,打消了顾虑。
自己脱贫也不忘周围的村民,蔺泽涛在劳动就业联络员的岗位上,除了帮助本村19名村民联系到了合适工作岗位,还帮助附近县镇30多名村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2017年2月,镇委镇政府为其颁发了“脱贫攻坚奋进奖“,以肯定激励其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所做出的努力。2017年6月,易地搬迁进入摇号入住阶段,本该是第一批迁入新房的蔺泽涛却找到了帮扶责任人说:“我的房子还能住,孩子还小,再说我已经脱贫了,易地搬迁就不参加了,让给更需要的贫困户”。就这样本该属于蔺泽涛的名额,被他让出来调剂给了有需要的贫困户。

蔺泽涛现在经常给周围人讲:“只要能吃苦,肯下劲,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贫困,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帮扶力度一天比一天强,一次一次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幸福小康的日子很快就要来到的。”
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驻村干部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扮好“四种角色”,一要联系群众,做百姓“贴心人”,二要加强学习,做基层“全面手”,三要建功立业,做发展“领潮儿”,四要严守纪律,做人民“好公仆”,带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苦干实干,艰苦奋斗,打赢脱贫攻坚战。(投稿人:卢氏县农牧局 成晋龙)
本期编辑:崔鹤翔 莫林博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