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今天78岁的贫困户白红生卖了1800斤红薯,头发花白的他,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去年种了很少的红薯,打成粉面,直到现在还在家里存放着,今年看到水利局无偿为我们大干村建成了红薯粉条加工车间,我有信心了,今年就种了3亩红薯,今天先来卖一点,再问问能不能把我去年存在家里的粉面给代加工了”。

横涧乡大干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现有贫困户165户507人,2015年县水利局驻村帮扶。去年11月新的领导班子到任后,就放弃休息日时间进村入户摸底调查,与村三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座谈,经充分协商后定下了“双十、双百、双千,七个一”适合大干村产业发展思路,即户均发展10头(只)牛(羊)、10亩红薯;100株核桃、100株蟠桃(大樱桃);1000株连翘或1000斤红薯粉条,每户贫困户发展三项以上产业,年底实现户均增收10000元。
为使传统产业发展能够得到提升和规模化,水利局工作队又在村口筹资修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红薯粉条加工车间,成立了“卢氏县横涧乡老粉坊红薯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向社会招聘了带头人,拿出了四个带贫措施:1、贫困户直接将种植出来的红薯卖给合作社,直接获利;2、贫困户可以找合作社把红薯代加工,使红薯变成粉条提高附加值增收,合作社只收取代加工成本费;3、贫困户将红薯当做股本金入股合作社,转变身份:贫困户变为股东,参与经营,参与管理,常年分红;4、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合作社所用的劳动力必须是大干村的贫困户。这几条带贫措施真正解决了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贫困户郭成芳今年67岁,是最早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之一,自己今年种植红薯2.5亩,家里还有核桃4亩、连翘18亩、蟠桃1.5亩,老郭把自己的红薯一半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另一半卖给合作社变成现金日常家用,每次提到这些老郭都忍不住的激动起来:“我一个老头子,真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当股东,还能在家门口干活,这是我从来都不敢想的,水利局太好了”。贫困户郭闯令,45岁,身患多种结核病,妻子被迫外出打工,他在家种地看管10岁的小女儿,有了合作社不能务工的他也找到了打工挣钱的地方,提起这些,郭闯令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水利局给我们大干村,给我一家带来的福音”。
水利局帮扶大干村今年以来,严格按照“党建引领扶贫、党建促脱贫”的指引,坚持产业支撑、产业致富的脱贫思路,共获得各方面支持资金1200余万元,大干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坚持在全村开展“党支部领起来、党员把党徽戴起来、身份亮出来、群众动起来”的脱贫攻坚战略,加上工作队的兢兢业业、村三委和群众的大力配合,我们坚信:大干村的明天更美好!
(供稿:县水利局驻大干村第一书记 杨勇)
本期编辑:崔鹤翔 莫林博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