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卢氏县杜关镇北沟村为省定贫困村,位于卢氏县城北35公里处,山大沟深,人多地贫,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村内传统产业以种植烟叶为主,近年来,随着烟草行业的宏观调控,烟叶种植已呈现萎缩趋势。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摆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一道难题。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产业。发展产业,必须转变观念,开拓视野,选好项目。水电十一局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开会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将黄花菜种植作为新培育产业大力发展。
给村民分发黄花菜苗
说干就干,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班人,先后到灵宝西闫黄瓜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到陕西大荔黄花菜示范区学习取经,通过调研论证和对北沟村土壤气候条件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坚定了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支部引领,党员先行
2017年春,北沟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在卢氏县首家引进种植黄花菜60余亩,并成立了“绿源”黄花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黄花菜栽植
2017年,北沟村在国内黄花菜销售大好形势下,因本村种植规模小,管理不到位,产量小而无人收购,种植户只能自己加工,自行出售。同时,部分贫困户无钱购买种苗,村组难以筹到大规模发展黄花菜的启动资金,使这项产业发展面临尴尬局面。
第一书记当代表,派出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
在水电十一局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的积极协调下,包扶单位水电十一局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筹集20万元产业扶持专项奖补资金引导鼓励北沟村村民大力发展黄花菜种植产业,村民种植一亩黄花菜,种苗奖补1000元,大大调动了村民种植黄花菜的积极性,2018年春季种植黄花菜120余亩。
组织专家集中培训
为解决黄花菜种植管理的技术难题,由北沟村第一书记牵头,邀请灵宝西闫黄花菜种植专家到村田间地头培训指导,并根据黄花菜生长不同阶段提供施肥、防病虫害咨询服务。驻村干部第一时间提醒督促种植户,加强管理,施肥防害,提高品质,提升产量。
涨势良好,进入收获期
日前,水电十一局产业扶贫种植的200亩黄花菜现已进入采摘收获期,田园里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忙碌着采摘收获。一大早,村民们把刚刚从田园里采摘的黄花菜拿到收购点集中封装,准备送往卢氏县城销售。2017年种植的黄花菜亩均收益2000余元,2018种植亩均收益约500元,第三年进入生产期,发展前景大好。收购方面,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已与卢氏一家农业公司订约了供货合同,村民们高兴的说,昔日的黄花菜变成了我们的“黄金菜”、“致富菜”。
组织集中收购
如今,北沟村全村种植黄花菜规模达200亩,参与种植农户78户,其中贫困户33户,实现带动了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充分发挥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2016年5月以来,水电十一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水电十一局驻北沟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一起精心谋划,智志双扶,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已成为精准扶贫的“先锋队”,群众公认的“贴心人”。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役,是第一民生工程,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水电十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卢氏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积极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坚持和大力发扬“打硬仗、啃硬骨”的精神,按照“精准扶贫、合力攻坚”的总体思路,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措施,做好服务保障,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准度和韧性,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工作进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供稿:水电十一局驻北沟村第一书记 路胜利)
本期编辑:张宇 崔鹤翔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