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这蜗牛咋真大,没见过这种蜗牛”,木桐乡三关村群众惊讶的说到,“这又是一项能挣钱的东西”。这与农村经常流传“房子造的巧,前大后边小,出门怕露宿,带着一起跑”的蜗牛差别很大,大家都围观这稀奇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三关村群众第一次见到白玉蜗牛时的情形。三关村属于省定贫困村,同时也是深度贫困村,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十分不易,虽然已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退出,但是距离高质量脱贫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利国联系三关村以来,除了关心“两不愁三保障”和“五有六通”等脱贫硬性指标达标外,最牵挂的还是如何解决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难题。在他的关心关注和牵线搭桥下,村两委、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确定白玉蜗牛养殖项目“落户”木桐乡三关村。
除了物色产业项目,王利国还帮助三关村筹措启动资金10万元,建立养殖基地,成立合作社,发展白玉蜗牛养殖6组,每组1200只。这一项目可以为村集体增加不少收入,同时也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实现带贫效果。
白玉蜗牛养殖是一项绿色环保无污染养殖产业,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一项目在三关村的落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添群众致富后劲,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以及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县委组织部驻三关村工作队 郭金超)
本期编辑:张宇 许兰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