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走近信念集团产业基地,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包,上面被一层绿色的植被所覆盖,顶层则是一座座种满新鲜蔬菜的大棚。全封闭式建筑的猪舍,主体建筑位于地下,走到近处也看不到一头猪的影子,而且没有任何刺鼻性气味。原来只有透过两个小小的玻璃窗,才能看到里面有好几百头肥壮的生猪,正在干净整洁的空调猪舍内,或是舒坦的躺着小憩,或是悠然的来回踱步。这就是沙河乡张家村的信念集团集生态猪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

在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张家村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寻找产业支撑,结合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有利条件,经过多方争取于2016年引进信念集团,建成一个占地6700㎡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基地,其中5个蔬菜大棚已投入使用,种植有水果黄瓜、丝瓜、苦瓜等,将资源转变为资产,改变了张家村群众依靠传统产业种植,靠天吃饭的局面,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全村41户贫困户全覆盖。

在基地的大棚中,贫困户朱红群正在忙着给蔬菜施肥,朱红群全家五口人,丈夫杨小邦,今年45岁,夫妻两人以前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农闲时偶尔外出打零工,由于没技术,工资比较低,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女儿和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日子过得入不敷出,村里在看到他家里的情况后,帮助其申请到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入股到科尔沁养牛企业,每年可以得到分红4000元,2017年4月,还安排朱红群到信念集团蔬菜大棚基地从事务工,月工资2000元。另外,朱红群作为村里的保洁员,一年有3600元的收入,5月份,他们家又加入到信念集团合作社中,今年家庭收入预计达到4万元左右,年底将顺利实现稳定脱贫。杨小邦高兴的说道:“政府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我们全家解决困难,我也要好好干,不仅要在脱贫队伍中不落后腿,还要努力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张家村充分盘活贫困户资源,按照“政府引导、个人自愿、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原则,把“三无”贫困户和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联结起来,使贫困户和群众通过自筹资金、小额贴息贷款等不同方式,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变“保底”为“保富”。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精神上激发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率先探索出“三无”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径。下一步,张家村将利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脱贫政策的机遇,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黄梨采摘等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建成一个宜居宜游宜玩的新农村。(供稿人:沙河乡扶贫办 宋人洁)
本期编辑:崔鹤翔 莫林博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