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出去打工都没人要,没想到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就能赚千把块。”5月2日,三门峡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贫困户蔺章栓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解决了他生活上的大难题。
今年68岁的蔺章栓,独自和患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的儿子一起生活,此前,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两三亩农田,生活十分困难。
而给蔺章栓生活带来如此大变化的是村里搞起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而这一切又源自卢氏县农牧局驻北苏村第一书记王鑫华的到来。
今年49岁的王鑫华是卢氏县农牧局食用菌办公室生产技术股股长,也是该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从上职业技术学校学食用菌专业开始,他对食用菌种植可谓“情有独钟”。
北苏村,离卢氏县城十来分钟车程,全村共有1400人,其中,贫困户47户132人,村里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而在王鑫华到来之前,村里鲜有种植食用菌的。
“我是2015年8月被派到北苏村的,总考虑咋能为村民做点啥。”王鑫华说,他觉得要想让贫困户脱贫,就必须得有产业来支撑,卢氏县的地理气候条件,很适合种食用菌,他就考虑在北苏村引进食用菌技术。
2016年,在他和村委会的协调下,该县食用菌协会,通过土地流转,依托科技扶贫资金,在村里流转15亩地并建起了10座食用菌大棚,种植羊肚菌、黑木耳和玉木耳。
在这次土地流转中,蔺章栓把他家的1.9亩土地流转给了协会,他一方面拿土地租金,一方面到食用菌种植大棚里打工赚钱,再加上村里给他和儿子办了低保等,蔺章栓的日子就发生了起色。
蔺章栓只是其中一个在发展食用菌种植中受益的贫困户。“目前,村里有七八户贫困户通过种植食用菌逐步脱了贫。”王鑫华说,今年村里又引进了合作企业,计划把大棚数量扩至30个,将来能解决20到30名贫困户就业。
据了解,卢氏县是全国较早成立食用菌管理机构的县,目前该县西南山区有7个乡镇发展食用菌种植,食用菌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助手。
(来源:河南商报 记者 付首鹏 通讯员 马粉翠 成晋龙 编辑 施尚景 吕瑞天)
本期编辑:张宇 崔鹤翔
投稿邮箱:lsxzcb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