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
“一身正气、真心为民,乡亲父老孺子牛;满腔热血、披星戴月,脱贫致富领路人。”这是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赞美现任村支书的对联,村支书名叫张长法,邻里乡亲都叫他“张支书”,也叫他“好”支书。
张长法同志,生于1964年7月15日,199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至今,一直担任灵神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多次获得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灵神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灵神村作为深度贫困村,全村贫困户99户。截止2019年底已脱贫94户322人,还剩5户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5%。五有六通全面达标,高质量退出贫困村。
凝心聚力抓党建 全面提升促发展
从任支书那一天开始,他就着力灵神村的发展大计,他一上任,就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他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他经常教育大家,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务必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职责,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说明。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领导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员议事、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党员一对一帮扶等制度,使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部班子整体合力不断增强,村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
此外,他持续在提高班子执行政策水平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潜力上入手,针对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认真分析、个别谈话,帮忙他们在认识上找差距,在行动上找原因,使支部全体党员在耐心细致的工作中受到教育。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把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年轻有为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入村两委班子。
狠抓产业调结构 提质增效促脱贫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落后等原因,产业调整等工作难以推动。为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带领群众奔小康,身为党支部书记的他心里装的是群众,他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工作思路,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结合上级规划,针对本村特点,狠抓产业发展。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确定了以苍术、连翘等中药材种植为长期产业,以红薯、朝天椒等种植为短期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他的带领下,灵神村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势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
“红薯说来不算粮,做成粉条滋味香。冬入市场,富了街坊......”纯手工红薯粉条是灵神村最具特色的农副产品之一,晶莹透亮,细腻爽滑,久煮不断,口感极佳。一直以来,支书不断引导农户种植红薯,加工粉条,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销售,灵神粉条品牌特色日益突出,在河南、陕西多省愈发具有知名度。今年,全村发展红薯种植300余亩,产业收入将逾百万,为群众致富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凝聚乡村正能量 向上向善好风尚
持续抓好精神面貌建设,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张长法同志不仅仅带领乡亲们走勤劳致富之路,更重视精神礼貌建设。针对村公共活动场所小、设备简陋,满足不了村民需要的状况,他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新建灵神村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舞台,安装健身器材及配置娱乐设施。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协调完成村主干道加宽及硬化,有效改善了村民公共设施。他狠抓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带动全村共同整治。通过治理,全村文明卫生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全村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建立健全了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成立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这几个机构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在工作中狠抓打黑除恶、安全生产,提升群众安全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法治环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家庭”争创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唱响向上、向好、向善主旋律,形成良好社会新风尚;强化科技知识宣传,助推产业扶贫,推进科教兴农、科教兴村,宣传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以及科技知识给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底线思维,树立风险意识,有效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及时引导社会舆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如今,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村民遵纪守法,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村里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正在构成。
一心一意为群众 身先士卒领路人
自脱贫攻坚以来,张长法同志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发展,为使贫困户能早日脱贫,入户走访,遍访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白天忙于村工作,导致家里的农活全部落在妻子以给人身上,栽植红薯期间,白天在村和村两委忙工作,晚上打着手电给红薯苗浇水;在红薯打粉期间,支书到乡里开会,晚上快11点才回到家里,回到家里的他,尽管很疲惫,但依然拿起水管在院子里洗红薯。这样即便再苦再累,他也从不抱怨。他是村支书,更是全村致富的领路人,是红薯种植和粉条加工大户,每年粉条收入就近10万元。这是他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为村民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打破了村子春节的安宁和祥和,他主动出站,冲在前线,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村民的安全,他日夜坚守一线,村里共设立两个卡点,每天他都和值班人员坚守在卡点,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保障了群众的健康安全,有他在,群众就安心。
十五个春夏秋冬,十五载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支书的脚步从未停歇,时光见证了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支书于细微处不平凡的伟大。这些年来,支书他的白发一根根增加,当地的贫困群众一户户减少,增减之间,不变的是初心,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内心深处执著的坚守!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行百里者半九十,2019年灵神村脱贫退出,现仍需巩固。灵神村支部正以百倍的努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蓝图和实施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继续前进!